大家好,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,就是關于坐11小時飛機后猝死的問題,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坐11小時飛機后猝死的解答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什么叫航空意外傷害身故?
我的回答是,乘坐飛機時發(fā)生意外,導致死亡,這種現(xiàn)象就叫航空意外傷害身故,每個人乘坐飛機時,航空公司都為客戶購買航空意外傷害保險,假如飛機途中發(fā)生意外,造成旅客意外的,比如重傷,輕傷,住院,或者死亡,保險公司都會按照你所購買的航空意外傷害險的基本保額,給予賠付。
大媽飛機上猝死,家屬索賠80萬,哪些原因可能導致猝死?
謝謝邀請!最常見的就是心肌梗死,在我國目前的急救鏈水平下,即便離醫(yī)院很近,也往往來不及成功搶救。還是那句話:飛機不是醫(yī)院,空乘人員不是醫(yī)護,根本沒有專業(yè)搶救和病情判斷能力。能施以力所能及的幫助,已經(jīng)是超出行業(yè)本份的善行了。家屬提出大額賠償要求,毫無道理,有訛詐嫌疑。你們應該了解自己家人的健康狀況,符女士單獨登機時,你們都跑那里去了?再說,符女士作為成年人,應該了解自己的病情,并對自己的判斷和行為負責。
東航載132人客機墜毀,機上遇難乘客家屬可以獲得哪些賠償?
民航剛出事故,所乘旅客都生死未卜,所有旅客的家人都還有一致的期待家人意外安然無異,現(xiàn)在竟然有人提出這樣問題,我反問提問題之人,假如你的爸爸媽或者是兒子孫子,在東航墜毀事故客機上想拿到多少賠償?
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,希望我的分析可以為你解開迷惑!
首先先回答問題,里面的乘客會受到客機的補償,保險公司的補償,如果是軍人,還會有國家的高額補貼,從中的確可以拿到很多的賠償
其次就要說一下了,里面的每一個乘客都是一條條生命,他們怎么可能是為了這么一點補償呢,我寧愿沒錢地活著,也不愿意為了錢而去拿生命開玩笑,
我在這里只希望客機里的每一個人,都可能安全地回家,不要有不好的事情降臨在家庭上。
生命只有一次,不是錢能衡量的,更不是補償能湊夠的,再次希望以后的飛機或者火車,能再升級一下保護系統(tǒng),開始運營前,多檢查幾遍,將乘客的安全放在首位。
本期分享到這就結束啦,各位友友們還有什么不同的意見,可以發(fā)在評論區(qū),我們一起討論,喜歡的朋友可以點點關注,感謝閱讀[送心][送心]
搜救工作還在繼續(xù),還沒有飛機黑匣子已經(jīng)找到的消息,事故原因仍在調查中。目前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全力搜救,安撫失事乘客家屬的悲痛情緒。
如果乘客真的遇難了,家屬會得到賠償?shù)?。但是我相信,沒有一個人愿意得到賠償,畢竟再多的賠償也換不來一條條鮮活的生命!
至于能得到哪些賠償,我相信等事故原因調查清楚后,航空公司、保險公司以及政府部門一定會給遇難者家屬一個滿意的答復。
國內空難家屬及受傷乘客可以得到兩部分賠償:一是承運人(航空公司)所承擔的賠償;二是保險公司所承擔的賠償,即航空意外險。
承運人的賠償又分為兩方面:一是飛機墜毀對地面或水面第三人造成的傷害而承擔的賠償責任。在航空運輸中,航空公司與旅客或者托運人以及收貨人是一種航空運輸合同關系,除合同當事人之外都是第三人;二是對乘坐該航班的乘客所造成的傷害所承擔的賠償責任。
另外,承運人承擔的對乘客賠償是強制的。中國對承運人的賠償金額也幾度調整。1951年,旅客意外傷害的保險金折合人民幣1500元;1992年,賠償金總額提高到每名旅客5000元為限;1993年,該金額調為7萬元;2006年,《國內航空運輸承運人賠償責任限額規(guī)定》將每名旅客的賠償限額再提高至40萬元。
但需要強調的是,實際賠償金額均大于法定限額。2000年武漢空難,每人賠償12.5萬元;2002年大連空難,每人賠償18.4萬元至19.4萬元;2004年包頭空難,每人賠償21.1萬元;2010年伊春空難,每人賠付96萬元,也創(chuàng)下中國民航史空難賠償?shù)淖罡哳~。
航空意外險是保險人對乘坐航班的旅客,對在航空運輸中由于意外事故遭受的人身傷亡給予一次性賠償?shù)谋kU。保險責任范圍是從被保險人踏入保險單上載明的航班(或等效班機)艙門時開始,飛抵目的港后走出艙門時為止,被保險人遭受意外傷害,自傷害發(fā)生日起180日內身故或殘疾,保險公司按所附給付比例表進行一次性給付。但保險公司的這部分賠償有一前提,即旅客需要在登機前由本人或旅行社代為購買航空意外傷害險。
而國際上的空難賠償標準則較高。
一般認為,美國與日本的空難賠償標準為全世界最高。
美國按照余生價值計算。假設遇難公民能活到80歲,但遇難時年紀為40歲,那么就按照40年的基本數(shù)額來賠償,主要根據(jù)收入及納稅等條件來確定。因此,不同申請者得到的賠償金額相差懸殊。
而日本的賠償原則是對生命的賠償金額無限。賠償金額的計算考慮受害者的受害程度、年齡、職業(yè)及正常收入情況、受害者家庭負擔、未來發(fā)展?jié)摿Φ戎T多綜合因素。
除不同國家賠償標準不同之外,國際運輸中發(fā)生的空難一般遵循《華沙公約》與《蒙特利爾公約》作為賠償標準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坐11小時飛機后猝死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關于坐11小時飛機后猝死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
還沒有評論,來說兩句吧...